中汽协付炳锋:中国汽车市场年销3500万辆可期
2020-08-16 14:23:56 | 来源: | 编辑: |
2020-08-16 14:23:56 | 来源: | 编辑: |
8月13日-15日,以“新变局 新挑战 新思路——引领中国汽车新征程”为主题的2020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召开。论坛期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世界汽车组织(OICA)主席付炳锋在接受包括新京报贝壳财经在内的媒体采访时表示,经过一段时间调整,中国汽车市场未来还会有一个持续稳定的增长过程。“年销3000万辆不是问题,3500万辆也是可期待的。”
预计销量降幅会进一步收窄
新京报:“后疫情”时期,你认为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机遇和优劣势在哪?
付炳锋:对于今年汽车市场的判断有喜也有忧。有些忧虑和担心的观点也没有错,多做一些更积极和稳妥的准备也是应该的,这样企业可以把经营做得更加稳健。对于汽车市场持乐观的人其实就是对汽车市场有信心,我们要保持信心。
实际上我们在去年年底做市场预测时,预计今年销量和2019年持平,但由于疫情影响了两三个月的销售,总体影响了一个月的销量,这是很难补的,今年少了200万辆,摊到每个月难度是非常大,但是降幅收窄到个位数还是完全可能的。今年1-7月汽车销量同比下降12.7%,还有5个月的时间,我觉得今后汽车市场总体应该还是向好的。
中国是全球汽车最大的市场,这是非常明显的优势。欧洲汽车工业协会的戴麟博士说,他们做规划不是只做欧洲,而是以中国汽车市场为核心来做规划,这也表明了我国汽车市场的作用。关于电动化和人工智能,这两者的应用牵引力非常强。我们的创新也是诞生于市场需求,现在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刚才我和欧洲汽车公司、美国汽车公司进行了沟通,他们已经把智能化、电动化的研发落地中国,使用的经销商也都是中国的科技公司。我相信在未来,进入电动化、智能化时代,由于市场和基础设施优势,中国一定会引领下一个智能时代汽车行业的发展。
通过技术升级,五年后全球汽车市场肯定会有被新定义的民族品牌汽车
新京报:从内需角度看,你认为中国汽车市场还有多大潜力?从海外角度来看,你认为中国车企现在还能不能走出去?
付炳锋:从疫情暴发到现在,大家可能都有很多的探讨和思考。宏观经济研究院的毕院长做的报告内容很丰富,他也回答了一个问题,就是下半年的经济运行从各个方面的迹象来分析还是稳定且可预期的,因为中国的消费体系、经济结构跟国外不太一样,和美国、欧洲也是有差别的。
中国车企今后在走出去方面一定会大有可为,通过技术升级,五年之后,在全球汽车市场肯定会有中国制造的、带有智能功能的、带有互联网功能的被新定义的民族品牌汽车。
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可能会逐渐过渡到靠需求来拉动
新京报:未来1-2年内,你认为国家还会出台一些刺激新能源汽车消费的政策吗?
付炳锋:长线、短线的政策在上半年已经密集发布,接下来是怎么落地。政策在应对紧急事件影响时,我觉得下点猛药也是应该的,不过这些“药力”未来会逐渐减弱,然后要用更长时间的、更长效的政策去平衡。
比如说新能源汽车下乡,其实现在新能源汽车在各个应用领域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现在推新能源汽车下乡是希望把城乡的优势发挥出来。电动车最早在中国的城乡是被接受的,所以我觉得当前农村市场可能会有一个很好的爆发,如果通过下乡活动去发现一些现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中存在的瓶颈或制约问题,再用相应的政策进行对应、调整,把这些制约放开,那么电动车在这一需求层面也许会爆发出它的热点。
当然我们也没有因此放弃新能源汽车中高端市场。低端问题解决了,再往高端,就比较简单了,那就是靠纯需求拉动。现在高端领域也有购买力,特斯拉、蔚来卖得很好,还有一些自主品牌卖得也不错。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可能就会逐渐过渡到靠需求来拉动,而低端市场可能还需要一些政策来解决。
汽车市场经过一段时间调整后会持续稳定增长,年销3500万辆可期
新京报:你认为汽车企业在制定“十四五”规划时应该做些什么?应该规避哪些误区?
付炳锋:做规划就是要对未来有判断,要根据判断结合自身能力,才能编制好自己的规划,当然这里面肯定有一定的挑战和风险。实际上,大家的观点是一致的。现在很多企业都制定自己的中长期规划,我感觉这次在闭门峰会时大家还是对未来充满希望。
比如,关于汽车市场未来趋势,经过一段时间调整,还会有一个持续稳定的增长过程。3000万辆不是问题,3500万辆也是可期待的。另外,中国的汽车保有量数据也在变。其实关于人均保有量各种说法都有,且行业普遍认为翻一番也是可能的,这都是时间问题。我们预计汽车人均保有量增长和人均GDP相关,还有很大的空间,但这个空间需要时间来实现,其中也伴随着人口的变化而变化,“80后”、“90后”、“00后”将会成为消费的主体,相信未来的汽车市场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